9月12日,由长三角太阳能光伏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光伏中心)和杭州市太阳能光伏产业协会光电建筑设计分会共同主办的《BIPV组件标准化尺寸技术规范和设计指南》课题组启动会议,在江阴顺利召开。
会议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光电建筑专委会常务副秘书长、杭州市太阳能光伏产业协会秘书长赵永红博士主持。她提出,BIPV标准化工作需要聆听大家的想法,做好调研,共商共创务实产出系列成果,做好产品和示范项目的推广落地,并抓好人才培养工作,切实通过建筑、光伏、电力等多领域多区域的融合创新,构建BIPV应用高质量生态,打破瓶颈促进BIPV市场化规模化发展。
该课题发起人、光伏中心主任沈辉博士开场致辞。沈辉博士提到,一九一二年十月十九日,孙中山在江阴提出“叫全国的文明,从江阴发起”,而今天的会议,对于光电建筑的规模化大发展,同样具有里程碑意义。我国自古代建筑起就开始利用太阳进行设计,坐北朝南、天井都是建筑利用太阳能的表现,虽然目前我国的光伏产品已经走向世界,但优秀的光伏建筑相比德国、美国等国家还较少。我们要树立信心,既学习他国经验,更要做出我国自己高水平的光伏建筑,为世界做出自己的贡献!标准先行、共识先行,希望大家在课题组成立后一起充分交流研讨,一起把成果应用推广,一起做一件对于光电建筑发展很有意义的事!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光电建筑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太阳能应用中心高工黄祝连进行《建筑光伏高比例应用研究与探索》分享,提出目前国家在政策与标准层面上对于建筑光伏应用已经给予了清晰明确有力的支持,但若要真正开展建筑光伏的高比例应用,需要结合光伏产品特性,进行建筑装机资源挖掘与利用、光伏构件“建筑属性”优化、光伏协同真实/虚拟储能配置优化,并通过光储直柔等手段进行光伏驱动的新型电力系统设计。
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电力设备新能源首席张雷从需求端、供给端进行了BIPV的市场前景分析,BIPV应用场景丰富,随着峰谷价差进一步拉大、绿电本身价值提升,BIPV等分布式光伏应更具有经济性,加上政策支持,市场潜力巨大。目前BIPV应用存在更换成本高、安装困难、缺乏经验、标准不明等问题,未来需要通过推动建筑材料行业与光伏行业在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合作,持续推进降本增效,确保BIPV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以及探索“隔墙售电”等模式提升经济效益。
本课题组长赵永红博士分享了《关于建筑光伏一体化和BIPV发展的几点思考》,从工业建筑屋顶和立面光伏、民用建筑的幕墙光伏、公共机构与住宅屋顶光伏、光伏瓦几个方面分析了BIPV政策促进与市场自发需求的匹配,不同应用场景解决方案的常见问题和未来需要大家一起共商共创的探索方向。此外,赵永红博士还与大家共同探讨了建筑光伏一体化与BIPV的差异性,提出光伏上建筑,就必须与建筑结合!BIPV更突出其作为建材的属性,与建筑结合。她倡导按安装型、建材型、构件型三种安装形式来分类,全面推广建筑光伏一体化应用,让建筑行业能够安心、放心、舒心、开心地开展光伏应用。
杭州市太阳能光伏产业协会光电建筑设计分会秘书长、浙江中南幕墙设计研究院光伏幕墙技术总监梁书龙结合丰富的光伏幕墙实际设计案例向大家介绍了“建筑帷幕”的绿色之路。梁院长提出,中国上网电价与碳税调节机制已逐渐形成,建筑上应用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势在必行。他通过丰富的资料和大家分享了多种适用于BIPV的光伏组(构)件材料、多场景案例中BIPV应用部位演化过程,着重分析了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如何将光伏与建筑充分结合,保证建筑效果的同时实现绿色清洁发电的几个典型案例。
光伏中心光伏应用研究所所长徐建美做《BIPV组件尺寸标准化设计和探索》的课题开题报告,提出虽然BIPV市场巨大,但是一直没有得到规模化发展,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BIPV组件技术存在很多痛点,特别是不同建筑有x*y个组件版型和尺寸,这样的定制化设计带来成本昂贵、可靠性得不到保证等诸多问题,急需通过尺寸标准化先行,并以此为基础解决BIPV组件其他一系列问题,推动市场快速发展。
浙江省建筑设计院幕墙设计分院梁方岭院长、长三角BIPV研究院的卞水明院长、天合绿建的罗多副总等专家和天合富家、正泰新能、晶澳、一道新能、秀强、亚玛顿、福莱特、武汉日新、湖南省电力设计院、昌能规划设计等28家企业代表积极发言,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赵永红博士做会议总结,表示会议组织方已经对每个人的发言都做了详细记录,后续会形成会议纪要,并且进一步讨论和制定课题组的下一步工作推进计划;同时提出要构建成一个学习型组织,通过线下线上会议同步进行等方式充分讨论问题,加强彼此交流,一起考察研讨以BIPV产品的标准化促进项目应用,切实把BIPV产品规模化应用的正向循环建立并滚动起来。
